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

Synology Mail Server 清除 MAILQ


問題:
需要登入ssh 來清除mailq的指令使用方式!


解答:
1.請前往管理介面  >  控制台  >  終端機   來啟動終端機服務。
2.開啟 Windows 的 [命令提示字元] 或其他 telnet 用戶端程式 (例如 PuTTY)
3.使用 Telnet/SSH 連線至 DiskStation:telnet 192.168.xxx.xxx (DiskStation 的 IP 位址)
4.以 "root" 帳號登入,並輸入 DiskStation admin 的密碼。(不是以 admin 登入)
5.輸入 /var/packages/MailServer/target/sbin/postqueue -p(用來看 queue 裡面還有哪些信)
           /var/packages/MailServer/target/sbin/postsuper -d ALL(清空 queue 裡面的信)
6.輸入 exit 離開。

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無法安裝vim

修正方式如下:
sudo apt-get purge vim-common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upgrade
sudo apt-get install vim

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

各廠牌 筆電 還原鍵 , 開機選單 一覽表


廠牌 BIOS 開機選單 還原鍵
ASUS F2 ESC F9
ACER F2 F12 ALT+F10
BENQ F10
IBM 冷開機按F1 F6 F11
SONY F2 F10
TOSHIBA 冷開機時按ESC後按F1 按電源鍵後出現進入BIOS選項時,按 0 開始硬碟還原
HP F2 F9 F3,F11
聯強 F10
技嘉 F9
建達 ALT+F12
倫飛 F4
DELL F2
FUJITSU F2

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

LINUX 格式化方式 + Mount 連結磁碟機

格式化

使用系統管理員帳戶 身份打「mkfs -t ext2|ext3|ext4 儲存裝置」:
範例: mkfs -t ext3 /dev/sdb5

設定開機連結磁碟

第一步: 先搜尋硬碟的UUID碼
指令: ls -l /dev/disk/by-uuid

第二步: 開機自動掛載的磁區通常紀錄在 /etc/fstab 檔案。
要設定開機掛載就需要修改 /etc/fstab 檔案。
直接開啟 /etc/fstab 的內容:

UUID=磁區UUID / ext4 errors=remount-ro 0 1

# /home was on /dev/sda3 during installation
UUID=家目錄磁區UUID /home ext4 defaults 0 2

# swap was on /dev/sda2 during installation
UUID=置換空間磁區的UUID none swap sw 0 0

# 光碟機的MOUNT設定
/dev/scd0 /media/cdrom0 udf,iso9660 user,noauto,exec,utf8 0 0

# 上面是一般 /etc/fstab 基本內容
# 也可以新增掛載 Windows 系的 NTFS 檔案系統

# 使用者自行設定的掛載
UUID=磁碟磁區的UUID 自行設置的掛載目錄路徑 ntfs defaults 0 0


編輯完的 /etc/fstab 存檔後重新開機。
如果順利開機成功,便是設置完成了。



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

如何掛載LVM(How to mount a LVM system)


張貼者: 笨魚 於 上午7:50
在拿到RHCE的那個年代,LVM是一項在Linux上可看不要玩的功能。畢竟他的功能與穩定性還是無法媲美unix的。但現在的LVM在某大廠的支持下,已經發展得很好。所以在預設安裝之時Patiton就已經預設用LVM來安裝。但總無可避免得會遇到換機器、或者移動硬碟之事。那如何在新的系統上mount這LVM就必須瞭解的。

系統環境:CentOS 5.5


1.找出partition的VG,我都下fdisk -l
[root@localhost /]# fdisk -l
Disk /dev/hdb: 40.0 GB, 40020664320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4865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hdb1 * 1 13 104391 83 Linux
/dev/hdb2 14 4865 38973690 8e Linux LVM

Disk /dev/sda: 160.0 GB, 160040803840 bytes
255 heads, 63 sectors/track, 19457 cylinders
Units = cylinders of 16065 * 512 = 8225280 bytes

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
/dev/sda1 * 1 13 104391 83 Linux
/dev/sda2 14 19457 156183930 8e Linux LVM

可以看出/dev/sda2跟/dev/hdb2都使用LVM(我的系統裝在IDE硬碟,所以要掛載/dev/sda2),但可不是下mount /dev/sda2 /data就可以了事的。到這邊還是建議對LVM不熟得人看一下LVM的架構,何謂pv、vg、lv好了。

2.下pvscan可以得知有二個PV,各有一個VG。叫做VolGroup00跟VolGroup01
[root@localhost /]# pvscan
PV /dev/hdb2 VG VolGroup01 lvm2 [37.16 GB / 0 free]
PV /dev/sda2 VG VolGroup00 lvm2 [148.94 GB / 0 free]
Total: 2 [186.09 GB] / in use: 2 [186.09 GB] / in no VG: 0 [0 ]

3.下vgchange -ay VolGroup00 可以知道VolGroup00的狀態
[root@localhost /]# vgchange -ay VolGroup00
2 logical volume(s) in volume group "VolGroup00" now active

4.ls /dev/VolGroup00,可以看到有二個LV分別是LogVol00 與 LogVol01。
[root@localhost /]# ls /dev/VolGroup00
LogVol00 LogVol01

5.然後再mount要的lv就到mount point就好了。
mount /dev/VolGroup00/LogVol00 /mnt/data

資料來源: http://addichen.blogspot.tw/2011/02/lvm.html